本报北京1月19日电(通讯员 金立明) 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结果表明,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呈大范围的显著下沉趋势,形成一特大漏斗。10年间,这一地区平均下降量在150毫米以上,最大下沉量高达200毫米。形成这一特大漏斗的原因是否与克拉玛依油田的长期开采有关,还待进一步分析研究。受其影响,乌鲁木齐基岩点下沉量高达160毫米。
复测结果还显示,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皆呈下沉趋势,小于80毫米。
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的数据处理是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完成的。研究人员利用近10年来我国的地壳垂直形变初步分析,还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华中、华东和华南地区下沉量较大,平均下沉量约80毫米;最大下沉量约200毫米,位于浙江的杭州、嘉兴一带。而江西的赣州地区又有相对上升。华北地区以济南为中心有较大的下沉。
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呈现上升趋势。青藏高原平均上升量约20毫米;最大上升量为80毫米,位于西藏的萨嘎和青海的共和。东北地区平均上升量为40毫米;最大上升量为80毫米,位于黑龙江的黑河。